
陕西省2017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
1、2017中考变化有哪些?
与2016中考相比,陕西2017年中考说明,各科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变化较大的要数英语、历史、思品3科。
英语:
删除单项选择,在原来的完形填空之前增加一篇语法性完形填空(共10小题,计10分)。即,2017中考完形填空为两节:第一节为语法性,第二节为往年原有题型。

历史:
增加3个点:
1.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 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述“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知道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知道凡尔登战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思品:
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中法律与社会秩序32条变了一个字——从“制”到“治”。

2、各科详细变化与解读
语文
与2016相比,《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语文学科主要变化如下:
1、明确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列入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
2、进一步明确了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
3、明确了语段阅读修改可能涉及的考试内容——标点、词法、语法、辨析修改病句、常用修辞及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4、明确将立意、结构、层次、文体、格式、标点、书写和卷面列为“写作能力基本要求的标准”;
5、题型示例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点(此处题号为《2017中考说明》中题型示例的题号):
变化一:10题,由2016年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语法知识变为带语段的选择形式,且综合考查语法与句子排序。
变化二:综合性学习(三)【活动三:书新篇】田字格书写首次出现根据拼音书写这一形式。
变化三:16题,新增语段衔接排序题。
2017考试说明中语文学科变化截图:
命题依据

考试范围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要求及内容
A.考试要求

B.考试内容
1.识字与写字

2. 阅读

1)现代文阅读:2017年保留前8条,将2016年⑨⑩?的内容归类到语段阅读修改下面。详见4)语段阅读修改。
2)古诗文阅读

3)优秀诗文记诵积累

4)语段阅读修改

3. 写作

附: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作文评分标准




备考建议:
备考2017陕西中考,陕西师生有必要把题型示例新变化和新增题型示例涉及的题型训练一下,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数学
与2016相比,《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数学学科主要变化如下:
1、明确将核心素养纳入测试要求;
2、题型示例中更新46道试题,其中新涉及考点3个,即:折线统计图的分析、三角形三边关系、网格图中三角形的内外心;新增考查形式4种,即: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判断二次函数图象、19题全等三角形的相关证明考查形式增加特殊四边形判定、24题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题考查形式增加探究全等三角形存在性。
2017考试说明中数学学科变化截图:
考试范围

考试要求及内容要求

题型示例
A、B、C三组题型示例中共更新46道试题(选择题21道,填空题7道,解答题18道),其中新涉及考点3个,新增考查形式4种,具体如下表(表中A3表示A组第3题,以此类推):


备考建议:
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注意对以上新增考查点和考查形式的题目多加练习,确保中考万无一失。
英语
与2016相比,《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英语学科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语法项目表均保持一致,但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要求及内容、词汇表、题型示例中均有所调整,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删除单项选择,在原来的完形填空之前增加一篇语法性完形填空。即2017中考完形填空为两节:第一节为语法性,第二节为往年原有题型。(如上图)
2017考试说明中英语学科变化截图: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和时间:删除“3.听力考试采用收听电台广播和播放录音磁带两种形式,可任选其一。”
试卷分值、结构表:

解读:
1、分值、题量及总分均无变化,但全卷总题量由10道大题变为9道大题;
2、删除单项选择,在原来的完形填空之前新增一篇语法性完形填空(共10小题,计10分),题干为“第一节: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从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连贯完整。”
物理
与2016相比,《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物理学科考试要求及内容、题型示例发生变化,其余部分无变化。
其中,考试要求及内容部分有3处明显变化:
1、新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
2、表述变化:“在全面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2016表述为“技能”)的基础上”;
3、新增: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题型示例部分,共更新65道试题(包括选择题23道、填空与作图题22道、实验与探究题12道、综合题8道),具体变化如下:
1、选择题:
A、新增 “以《课程标准》要求的20个学生必做实验为背景”考查的选择题(P152 第10题、P154第17题);
示例:(10题)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向上移动
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解读:《课程标准》要求的20个学生必做实验在选择题题型示例中首次出现,加大了重点实验的考查,建议考生独立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20个学生必做实验,对其加深理解.
B. 出现“单独考查动态电路分析”的选择题 (P153第16题、P155第23题)。
解读:与2016年相比,对动态电路分析的考查力度有所增加,难度增大,考生应加强对动态电路分析的专项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2、填空题
A. 新增“电路故障分析”的填空题 (P157 第34题)。
示例:(34题)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发现只有两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已知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
(1)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2)接着,移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只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发生了改变,则故障一定是____________.
解读:电路故障分析在填空题题型示例中首次单独考查,难度较大,考生应加强对电路故障分析的专项训练,总结解题思路。
B. 新增“以用电器为背景考查电热综合计算”的填空题 (P157 第35题).
示例:(35题)如图所示是某电热暖手宝的铭牌.选用水作为吸热或放热物质,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已知水的初温为15℃,c水= 4.2×103 J/(kg·℃),接通电源正常工作6min时水的温度达到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暖手宝处于_________(选填“通电加热”或“自动断电”)状态.
解读:填空题中首次涉及比热容的相关计算,考生应在平时加大对热学相关计算的练习.
C. 新增“以表格数据为背景”的填空题 (P158第41、42题).
示例:(41题)对某汽车做测试时,只调整轮胎气压,测得单个轮胎数据如下表(每次单个轮胎对地压力不变)
(1)根据计算式________,单个轮胎对地压力为_____N.
(2)根据表中数据,要减小空车停在水平路面时的对地压强,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读:表格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填空题,加大了对学生信息提取、数据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建议考生适当加强对此新题型的练习.
3、实验与探究题
A.新增“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P160第49题)、“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P162 第53题)、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P164 第56题)的实验题
解读:“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为《课程标准》要求的20个学生必做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除过《课程标准》要求的20个学生必做实验的重点实验,建议考生实验复习要加大《课程标准》要求的20个学生必做实验,但也要复习除过《课程标准》要求的20个学生必做实验的重点实验.
B.出现“以特殊方法测量物体的密度”的实验(P162第54题)
解读:测密度实验作为陕西中考考查的重点实验,考生除关注测量特殊物质的密度实验,同时也要关注以特殊方法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
4、综合题
A. 新增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为背景的力热综合题(P170 第66题)
示例:(66题)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节能、低排放等优点,成为汽车研究与开发领域的重点.某新型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内燃机不工作,蓄电池向车轮输送能量,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的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启动,既可以向车轮输送能量,又可以给蓄电池充电,车速与所受阻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在某次测试中,蓄电池储存的电能为5.12×l08 J,由内燃机提供能量,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0.5 h,同时蓄电池的电能增加了10%.求这次测试中:
(1)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2)若所用燃料的热值为4. 5×l07J/kg,测试过程中消耗8 kg燃料(假设燃料完全燃烧),则放出的总热量是多少?
(3)内燃机能量的利用率。
解读:新增力热综合题,对模块间的知识考查更深入. 例题结合坐标图像,对考生识图、读图的能力也有一定考查.建议考生对力热综合题这种新增的考查形式做一定的练习.
B. 新增以“电热水壶”“微电脑控制电茶壶”为背景的力电热综合题(P171 第67题、P172 第68题)
示例:(68题)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家购买的微电脑控制电茶壶,具有自动抽水、煮水、显示水温、控温等功能.使用十分方便.据查,该产品额定电压为220 V,额定总功率为1 210 W,煮水时功率1 200 W,茶壶容量1.0 L,水的比热容c水= 4.2×103J/(kg?℃).
(1)将550 mL的纯净水从桶中提升0.6m,求电动机对水所做的功.
(2)利用“煮水挡”将550 mL的水加热4min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计算0~3 min的能量损失.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水被加热的“温度﹣时间”图像,并分析0~0.5min温度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
解读:新增力电热综合题,对模块间的知识综合更加深入,体现了“综合题”的知识综合. 最后一问涉及作图,体现了“综合题”的题型综合. 建议考生对这种新增的考查形式也要做适当练习,确保万无一失。
化学
与2016相比,《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化学学科“命题依据”、“考试范围”和“题型示例”均有变化,但“试卷结构”和“考试要求及内容”没有变化。
2017考试说明中英语学科变化截图:
考试范围与试卷结构

题型示例
题型示例共50道试题,更新39道(选择题15道,填空及简答题13道,实验及探究题7道,计算与分析题4道),其中新增考查形式2种,具体如下:
形式一:基本实验操作和物质的变化相结合

形式二:将溶液颜色变化的知识点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考查

思想品德
与2016相比,《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思品第一部分命题依据、第四部分考试要求及内容、第五部分题型示例新变化如下(其余部分无变化)
1.命题依据(1处变化)
命题依据内容新增“《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1年版)》]”(P209)
2.考试要求及内容(2处变化)
新增: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P210)
表述变化及新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2016表述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P210)
解读:法治是依据法律治理,实行法治是一切组织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法治观念的内涵比法制观念的内涵更大,更丰富。将“法制观念”改为“法治观念”是对考试说明要求中“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的具体体现。
3.题型示例 (6处变化)
题型示例部分总体题量不变,除材料更新外,其余变化如下:
1、选择题
A.新增“需选择符合题意要求的做法”的设问。
(P222,30题)“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是国务院给陕西自贸试验区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①举办欧亚经济论坛和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 ②成立“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 ③开行“西安——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中亚班列 ④ 主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B. 出现“以表格形式呈现过程变化”的题干。
(P223,36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主要基于( )
①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始终贯穿我国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②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③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始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④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协调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非选择题
A.删除
题型“评价两幅图片中人物做法并说明理由”(2016中考说明,P227,37题)
题型“材料结论评析”(2016中考说明,P230,42题)
B.新增
1.出现题型“题干中有三种观点,任选其一分享理由”。
出现“饼状图形式”的材料。(P227,42题)脱贫攻坚在路上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脱贫攻坚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材料一 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832个贫困县、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达5575万人。《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必须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材料二

(2)扶贫贵在精准,请根据上图分析“精准扶贫”应该从哪些方面扶持?
(3)扶贫需要合力。请你为脱贫攻坚提两点建议。
注:以上页码链接如无特殊标注均为《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页码
历史
与2016相比,《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历史学科
考试内容要点:新增1个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及1条相关考点;2条考点完善;合并2条考点为1条,总考点个数仍为63个。
考试内容要点变化解读:
1. 新增“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补全了中国古代王朝更替,旨在完整体现历史的发展与演变。
2. 新增“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完善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体现了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绝不妥协、抗争到底的民族精神,契合十四年抗战概念。
3. 新增“考点53”将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衔接,体现历史发展脉络的时序性、完整性;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知识体系。
题型示例:
1. 替换试题分别为:2016年真题13~19、21题,2015年副题13~21题。
2. 整体特点:试题均来自陕西中考真题、副题和改编的往年试题,较2016年更加注重地图、漫画、数据图表材料类试题。
重要提示:
关注英泰思特微信公众号(INTEST365),掌握英泰思特2017陕西中考新变化及趋势分析各校区最新安排!